贿赂是一种普遍现象。它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道德、经济和政治问题,破坏良好治理,阻碍经济发展,扭曲公平竞争。它侵蚀正义、危害人权,阻碍贫困的消除。它还会提高经商成本,在商业交易中增加不确定性,提高商品和服务成本,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可能导致生命和财产损失,破坏机构公信力并妨碍市场公平、高效运行。
各国政府通过利用国际公约,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关于打击国际商业交易中行贿外国公职人员行为的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及其国内法在治理贿赂上取得了一些成效。在大多数司法管辖区,个人的贿赂行为界定为犯罪,使组织和个人都为其贿赂行为承担责任正成为一种日益盛行的趋势。
然而,仅靠法律并不足以解决贿赂问题。组织有义务主动打击贿赂,这一目标能通过本标准期望提供的反贿赂管理体系,并通过领导层承诺建立诚信、透明、公开和合规的文化实现。组织文化的本质对反贿赂管理体系的成败至关重要。
管理良好的组织被预期制定由适当的管理体系予以支撑的合规方针,以确保其遵守法律义务和诚信承诺。反贿赂方针是整体合规方针的组成部分。反贿赂方针及支撑性管理体系帮助组织避免或降低卷入贿赂事件的成本、风险和损害后果,在业务往来中提升信任度和信心,并提高其声誉。
麦斯达夫此次参编的《反贿赂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反映了国际良好实践并能适用于所有司法管辖区,适用于所有领域的小型、中型和大型组织,包括公共、私营和非营利部门。组织所面临的贿赂风险根据组织规模大小、经营地域和所在行业、组织活动的性质、规模和复杂性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此标准对组织贯彻执行方针、程序和控制措施予以规定,这些方针、程序和控制措施是合理的并与组织所面临的贿赂风险相对称。
以下是麦斯达夫提出修改意见被采纳部分摘录
Copyright 2018-2020 mystuff.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228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113号
技术支持:晨曦元创